濾筒除塵器清灰氣流在使濾袋膨脹變形的同時也穿過袋壁和粉塵層。無粉塵條件下,利用壓力傳感器測定脈沖噴吹實驗臺上濾袋側壁各測點的正壓力峰值及到達該峰值的時間。結果表明,噴吹壓力對正壓力峰值及到達該峰值的時間這兩個指標的影響大,提升噴吹壓力能夠很好地脈沖噴吹濾筒除塵器的清灰性能,但脈沖寬度的增加對這兩個指標的影響不明顯。濾筒是用設計長度的濾料折疊成褶,首尾黏合成筒,筒的內外用金屬框架支撐,上、下用頂蓋和底座固定。頂蓋有固定螺栓及墊圈。圓形濾筒,扁形濾筒的外形。濾筒的上下端蓋、護網的粘接應穩定,不應有脫膠、漏膠和流掛等缺陷;濾筒上的金屬件應達到防銹要求;濾筒外表面應無明顯傷痕、磕碰、拉毛和毛刺等缺陷;濾筒的噴吹清灰按需要可配用誘導噴嘴或文氏管等噴吹裝置,濾筒內側應加防護網,當選用D≥320mm,H≥1200mm濾筒時,宜配用誘導噴嘴。常用濾筒分為三大類。為不同空氣濾筒的不同確定對象和安裝部位、類別、名稱區別、確定對象、具體應用場合及安裝位。
濾筒除塵器清灰效果的影響主要結論如下:
一、在本實驗范圍內,當過濾風速分別為0.6、0.8、1.Om/min時,濾筒粉塵殘余量與側壁壓力峰值函數關系式分別為y=1.0715e-0.0004x、y=1.4043e-0.0005x、y=1.5476e-0.0005x,結果表明濾筒側壁壓力峰值越大,濾筒粉塵殘余量越少,濾筒清灰效果越好,因此濾筒側壁壓力峰值可以作為濾筒清灰效果的評價指標。
二、針對常用規格濾筒Φ325×660mm,當噴吹孔徑相應,濾筒側壁壓力峰值總是隨著噴吹距離的增加先增大后減小,存在一個較佳噴吹距離。較佳噴吹距離S關于濾筒直徑D和噴吹孔徑d的關系數學模型是:S=(D-d)/2tan22.43-0.87d+0.11d,并通過實驗和文獻對比,驗證了該數學模型具有相應的穩定性和適用性。
三、噴吹管上存在一個較佳孔管截面積比,本中較佳孔管截面積比是百分之四十左右,指出濾筒除塵器與脈沖袋式除塵器的較佳孔管截面積比不一致,濾袋的較佳孔管截面積比并不能直接指導濾筒清灰系統的設計。
四、文丘里管不僅可以提升濾筒的清灰強度,且可以確定濾筒長度方向上清灰強度的均勻性,濾筒整體的清灰效果。
濾筒除塵器的阻力隨濾料表面粉塵層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阻力達到某一規定值時進行清灰。此時PLC程序控制脈沖閥的啟閉,先一分室提升閥關閉,將過濾氣流截斷,然后電磁脈沖閥開啟,壓縮空氣以及短的時間在上箱體內速度適宜膨脹,涌入濾筒,使濾筒膨脹變形產生振動,并在逆向氣流沖刷的作用下,附著在濾袋外表面上的粉塵被剝離落入灰斗中。清灰完畢后,電磁脈沖閥關閉,提升閥打開,該室又恢復過濾狀態。清灰各室依次進行,從清灰開始至下一次清灰開始為一個清灰周期。脫落的粉塵掉入灰斗內通過缷灰閥排出。
濾筒除塵器是以濾筒作為過濾元件所組成或采用脈沖噴吹的除塵器。濾筒除塵器按安裝方式分,可以分為斜插式,側裝式,吊裝式,上裝式。濾筒除塵器按濾筒材料分,可以分為長纖維聚酯濾筒除塵器,復合纖維濾筒除塵器,濾筒除塵器,阻燃濾筒除塵器,覆膜濾筒除塵器,納米濾筒除塵器等。
濾筒除塵器的氣流分布很重要,考慮如何避免設備進貨處由于風速較不錯造成對濾料的高磨損區域。氣流分布板用于濾筒除塵器有要求,氣流分布穩定和均勻。才有利于氣流的上升和粉塵的下降,氣流分布板開孔率35%。根據計算,阻力系數<2,由此可見在氣流速度<0.8m/s的情況下,多孔氣流分布板可以達到濾筒式除塵器的要求。